由于夏普独有的氧化铟镓锌(IGZO)面板技术出现的量产化问题,这让苹果在NEW iPad、iPad Mini,以及刚刚上市的iPhone5面板采购中砍单,其中平板电脑面板的采购规模从200万片压缩到几乎为零。
近日,夏普在与鸿海入股谈判陷入僵局后的本月底将迎来3600亿日元短期债务偿还大限。要说服三大债权银行月底前提供新的27亿美元贷款,夏普必须提供一份足以在新财年扭亏的重组方案。
根据日本媒体报道,夏普方面9月25日向瑞穗金融集团和三菱UFJ金融集团为首的借贷集团提交了一份新的重组计划,其中包括到2014年3月底前要全球裁减10996名员工,并在明年3月底前出售价值2131亿日元(约合27亿美元)的资产,包括部分***工厂、一家子公司以及所持的东芝股票。而为了实施这一计划,夏普将于10月1日成立由夏普新任社长奥田隆司领导“紧急经营对策委员会”专门负责改革。
对此方案,夏普中国投资公司***室室长武桂力9月26日告诉本报记者:“夏普目前还没有对外公布新的裁员计划,依然是原来公布的5000人裁员计划,至于向银行方面提供的新的重组方案,以及新的融资,夏普的确在推进,但具体的信息要由日本总部方面对外公布。”
夏普大中华区董事长菅野直行此前在接受采访时曾经透露夏普提出的新财年4000亿日元减债计划,其中包括堺工厂10代线合资后减少1150亿日元的债务、清理库存和固定资产回收资金1500亿日元、压缩各项投资700亿日元;同时引进鸿海的669亿日元入股。
从目前的进展来看,虽然鸿海方面已经出资660亿日元控制了夏普10代线37.6%的股权,但其提供的外部订单依然无法完成支撑夏普10代线50%的产能出海口,这样夏普10代线的亏损到目前依然在继续。
而鸿海669亿元入股夏普9.9%一事,由于夏普今年3月以来股价大跌70%以上,这导致双方的入股谈判陷入僵局,如果明年3月底前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夏普的669亿元引资计划将破产。
有夏普中国投资公司人士告诉记者,“由于钓鱼岛事件,加上夏普在入股比例和鸿海派遣董事方面坚持的原则,鸿海与夏普的谈判陷入僵局,奥田隆司原定9月中旬到台湾进行的谈判也一再推迟。”
屋漏偏逢连夜雨,夏普本来寄望最高的中小尺寸面板业务再次遇到危机,由于夏普独有的氧化铟镓锌(IGZO)面板技术出现的量产化问题,这让苹果在NEW iPad、iPad Mini,以及刚刚上市的iPhone5面板采购中砍单,其中平板电脑面板的采购规模从200万片压缩到几乎为零。
更让夏普难受的是,占其***收入47%的中国市场新财年以来也出现了下滑,特别是8月钓鱼岛事件逐步升级后,原本在所有外资品牌中居领先地位的夏普电视占有率开始逐步下滑。
根据调研公司奥维咨询的数据,夏普液晶电视的销售额占比已经从今年4月的8.8%下降到目前的3%左右,即便在60英寸以上大屏幕液晶电视,随着索尼、三星、LG,以及创维等本土品牌推出竞争性产品,其市场占有率8月以来也开始出现下滑。
面对即将到来的国庆黄金周,虽然夏普与苏宁电器(002024,股吧)签署了15亿元的包销协议,但因钓鱼岛事件的持续发酵,这一协议的实施效果必然将大打折扣,这无疑对于夏普来说是雪上加霜的危机。
对于今年以来多次调整重组计划的夏普来说,IGZO面板技术的危机,以及中国市场出现的严重下滑,显然是在预料之外的,继续裁员和出售资产显然是其走出运营危机的唯一方式。
对于夏普的债券银行来说,如果不再发放新贷款,原有的债权可能成为呆账。在夏普提交新的重组方案后,有消息称,最快9月27日夏普新的27亿美元的贷款有望获批,而夏普为此将东京总部大楼及龟山的一座中小尺寸面板工厂都将作为抵押。
近日,夏普在与鸿海入股谈判陷入僵局后的本月底将迎来3600亿日元短期债务偿还大限。要说服三大债权银行月底前提供新的27亿美元贷款,夏普必须提供一份足以在新财年扭亏的重组方案。
根据日本媒体报道,夏普方面9月25日向瑞穗金融集团和三菱UFJ金融集团为首的借贷集团提交了一份新的重组计划,其中包括到2014年3月底前要全球裁减10996名员工,并在明年3月底前出售价值2131亿日元(约合27亿美元)的资产,包括部分***工厂、一家子公司以及所持的东芝股票。而为了实施这一计划,夏普将于10月1日成立由夏普新任社长奥田隆司领导“紧急经营对策委员会”专门负责改革。
对此方案,夏普中国投资公司***室室长武桂力9月26日告诉本报记者:“夏普目前还没有对外公布新的裁员计划,依然是原来公布的5000人裁员计划,至于向银行方面提供的新的重组方案,以及新的融资,夏普的确在推进,但具体的信息要由日本总部方面对外公布。”
夏普大中华区董事长菅野直行此前在接受采访时曾经透露夏普提出的新财年4000亿日元减债计划,其中包括堺工厂10代线合资后减少1150亿日元的债务、清理库存和固定资产回收资金1500亿日元、压缩各项投资700亿日元;同时引进鸿海的669亿日元入股。
从目前的进展来看,虽然鸿海方面已经出资660亿日元控制了夏普10代线37.6%的股权,但其提供的外部订单依然无法完成支撑夏普10代线50%的产能出海口,这样夏普10代线的亏损到目前依然在继续。
而鸿海669亿元入股夏普9.9%一事,由于夏普今年3月以来股价大跌70%以上,这导致双方的入股谈判陷入僵局,如果明年3月底前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夏普的669亿元引资计划将破产。
有夏普中国投资公司人士告诉记者,“由于钓鱼岛事件,加上夏普在入股比例和鸿海派遣董事方面坚持的原则,鸿海与夏普的谈判陷入僵局,奥田隆司原定9月中旬到台湾进行的谈判也一再推迟。”
屋漏偏逢连夜雨,夏普本来寄望最高的中小尺寸面板业务再次遇到危机,由于夏普独有的氧化铟镓锌(IGZO)面板技术出现的量产化问题,这让苹果在NEW iPad、iPad Mini,以及刚刚上市的iPhone5面板采购中砍单,其中平板电脑面板的采购规模从200万片压缩到几乎为零。
更让夏普难受的是,占其***收入47%的中国市场新财年以来也出现了下滑,特别是8月钓鱼岛事件逐步升级后,原本在所有外资品牌中居领先地位的夏普电视占有率开始逐步下滑。
根据调研公司奥维咨询的数据,夏普液晶电视的销售额占比已经从今年4月的8.8%下降到目前的3%左右,即便在60英寸以上大屏幕液晶电视,随着索尼、三星、LG,以及创维等本土品牌推出竞争性产品,其市场占有率8月以来也开始出现下滑。
面对即将到来的国庆黄金周,虽然夏普与苏宁电器(002024,股吧)签署了15亿元的包销协议,但因钓鱼岛事件的持续发酵,这一协议的实施效果必然将大打折扣,这无疑对于夏普来说是雪上加霜的危机。
对于今年以来多次调整重组计划的夏普来说,IGZO面板技术的危机,以及中国市场出现的严重下滑,显然是在预料之外的,继续裁员和出售资产显然是其走出运营危机的唯一方式。
对于夏普的债券银行来说,如果不再发放新贷款,原有的债权可能成为呆账。在夏普提交新的重组方案后,有消息称,最快9月27日夏普新的27亿美元的贷款有望获批,而夏普为此将东京总部大楼及龟山的一座中小尺寸面板工厂都将作为抵押。